close

  第一次上批判教育學的課程是在我生日那週,當時只有一種想法:「可以讓我回家嗎?」況且「批判教育」感覺就是好沉重的詞,一點都不吸引人上課,然而為了課程,還是硬著頭皮進到教室。不會忘記當時思騏老師請我們完成的第一個問題為:「請上台寫出你對批判教育學的關鍵詞。」當時的我完全無解,因為課業繁忙的緣故,沒能有時間預習,因而疏忽了,但我最大的印象就是「提問」與「人性」,正因為如此,讓我對批判教育有了開始,也對它有了認識。

  「批判」一詞,彷彿說明了要對事物不斷的充滿懷疑,以進行探究。反之,若我們對於生活周遭所經歷與所看見的,漸漸成為理所當然時,那便也慢慢失去了批判的思考。在我們的求學生涯中,很常會有這樣的情況,為了讓上課有進度的進行,因此在思考上的問題逐漸減少,甚至對於質疑教學者的人感到不舒服。我們的生活裡充斥著太多理所當然,因為不想有過多爭執與正面衝突,以至於總是選擇「就這樣讓它過去吧!」但,我們也都很清楚,這樣並不會讓我們有所成長與幫助,反而有可能變成僵化的樣子。「當過於習慣在平靜安穩的狀態下生存時,一但遇到了挫折與失敗時,就很容易迷失與逃避。」對我而言,批判有點「叛逆」的意味,然而它卻又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,而是正向的對所遇見與所面臨的事物做批判的思考。

  我不是一個太理性的人,因而在思考這部分更是有些缺乏,然在批判教育學的課程裡,我卻能從老師的教導與提問中,不斷的思考再思考,好比:火車撞人的故事。也許聽起來這樣的故事太過浮誇,且根本不會在現實生活中發生,但仔細想想,若真的發生,我會如何做?是繼續保持原本的縣道,亦或改道之?在我的想法裡,我想我不會進行改道。若中途改道,那豈不是又要多付一個不必要的責任呢?但這是我的想法,並非所有人與我相同,這是一句批判教育學的重點想法。思考顧名思義是放在腦中不斷的翻攪,然加入了批判,更是加重對事物的疑惑思考。除了透過老師的教學外,我更從同學與學長姊的報告裡吸取許多寶貴的經驗,且報告中的問題也常常有許多是我們會忽略的議題,所幸經由報告的呈現,再度喚起對事物的批判。

  在這堂課程裡不僅僅只是做在位置上討論與激發批判的思考能力,我們更幸運的能走出教室到其他學校的教室。04/14的羅娜久美國小之參訪真的讓我有難以忘懷的收穫,久美國小的孩子真摯的模樣與教師活潑的教學,不禁讓人感到欣慰,慶幸在這偏遠的部落裡仍有學校,成為教育孩子的地方;羅娜國小參訪當天更是觀賞到原聲童聲合唱團之練習,過去我真的以為這個合唱團是一個學校的合唱團,在經過參訪之後才了解到,原來這是匯集了各個部落想學習唱歌的學生,其次在原聲的要求與練習是非常嚴格的,從校長所呈現的簡報裡,可以看出她對這些孩子的熱忱與愛。面對需要龐大資金以供合唱團能持續營做下去,兩位校長更是在一開始慘操滑鐵盧,學生大都是希望能有出國的機會,所以在練習的態度上並無準備好,在這部份校長看見之後便對學生開始有所要求,除了練唱,也從外界找尋了支援,來替孩子的課業做加強輔導。

  最後,想回顧與分享的是「永不放棄」這部電影,一個到哪學習都有問題的孩子,卻有著一位始終愛著與為了孩子努力的母親。若非媽媽的堅持,影片中的孩子也無法得到最適合她的教育,片中清楚看見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相處,也在電影裡看見過去是壓迫者的人,如今卻轉變成了被壓迫的人。人生路上,我們不斷的交換身分,可見批判教育學總是存在你我的生活之間。不要放棄任何一個能 思考的機會,當有想法的時候就勇敢去行!這是我在上完整學期所認識的它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批判教育學 心得分享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予.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